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汉朝茶叶发展历史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汉朝茶叶发展历史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
  1. 最早涉茶文的是西汉王褒的?
  2. 茶叶发展史?
  3. 茶的历史?

最早涉茶文的是西汉王褒的?

最早的涉茶文是西汉王褒的记事散文《僮约》,其中有“烹荼尽具”、“武阳买荼”。王褒字子渊,汉朝著名文人,生卒年不详。蜀资中(今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)人,他的生卒年失载,只知他的文学创作活动主要在汉宣帝(公元前73~前49年在位)时期。

汉朝茶叶发展历史-汉朝茶叶发展历史简述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茶叶发展史?

中国茶叶发展简史

1、神农时代

汉朝茶叶发展历史-汉朝茶叶发展历史简述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5000年以前,神农时代利用生叶煮着喝,把茶叶拿来当药用。

2、西周、东周

汉朝茶叶发展历史-汉朝茶叶发展历史简述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3000以前,开始人工栽培茶树,当菜食。

3、秦代

2300年以前,开始当茗饮,调煮,羹饮。

4、汉代

西汉:2000年以前,成都成为我国茶叶最早的集散中心,开始商业化。

东汉:1500年左右,开始制作茶饼,以便运输。

5、唐代

1200年以前,受唐代经济、文化的影响,陆羽《茶经》的倡导,唐代饮茶文化盛行。

6、宋代

1000年以前,泡茶技艺的改进,水质的讲究,斗茶成了一种风潮。

7、元代

700年以前,开始出现散茶。民间以散茶为主,饼茶主要为皇室宫廷所用。开始出现泡茶方式,即用沸水直接冲泡茶叶。

8、明代

600年以前,朱元璋废团改散,黄茶、黑茶和花茶的工艺相继形成。

9、清代

300年以前,中国茶风靡世界,独步世界茶市,当时出口茶叶的只有中国,工艺以烘青和炒青为主,制作了乌龙茶、红茶、黑茶、花茶、绿茶、白茶。

10、近代

1846-1886年:中国茶叶的兴盛时期,茶园面积不断的扩大,茶叶产量迅速增递,有力的促进了对外贸易发展。

1886-1947年:中国茶叶生产的衰落时期,政治、经济方面、国际茶叶市场竞争失败。

1950-1988年:中国茶叶生产的恢复发展时期,***的支持和重视,大力恢复旧茶园,建立新茶园,改进新品种,推行科学种茶,茶叶经济走向稳定发展之路。使得茶叶生产量居世界第二位。

茶叶文化的发展,几乎占据着整个中国历史发展的上下千年,茶文化不断渗透进每个中国人骨血,世代相传。

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,发于神农氏,闻于鲁周公,兴于唐朝,盛于宋代。茶文化与茶的发展基本同步。

三国以前,茶文化处于萌芽阶段。唐代,茶文化已基本形成,陆羽先生所著《茶经》问世,这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叶、茶文化专著。

宋代至明初,是茶文化的鼎盛时期。清代以后,茶文化发展更加深入,茶与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联系的更加紧密。

茶的历史?

茶起始于鲁周公,兴于唐,盛于宋,普及于明清,而茶字正式出现是在西汉的《僮约》一书,在唐代则由陆羽编著《茶经》,从而系统阐述茶叶饮法,从最早的食用,再到烹煮,再到冲泡饮用,经过不断的发展与继承,而茶文化活动,也涵盖了茶道、茶德、茶精神、茶联、茶书、茶具、茶谱、茶艺等。

中国是茶的发源地,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和食用茶的国家,在三千多年的西周,就开始有人工培育茶园的出现。

根据现存相关史料记载,中国饮茶在西汉已有,魏晋时成为宫廷高级饮品,唐代,在统治者及知识分子范围内得到普及,很多平民百姓也已开始饮茶。

西汉辞赋家王褒的《僮约》记载:“烹荼尽具”“武阳买茶”,当时人们把茶用来烹煮饮品,并出现了专门的茶具,这也是饮茶文化形成的重要时期。

可见,茶叶的最早利用要早于西汉,因为茶叶栽培利用的发展和传播在早期是一个缓慢的过程。

有时消费也往往能促进生产。随着茶叶消耗量的增大,茶叶的生产和贸易也发达起来。

唐朝时期的四川、湖北、湖南、江西、浙江、安徽、福建、广东、贵州等省的广大地区都是产茶区。

唐朝煮茶、煎茶盛行。

到唐朝,茶圣陆羽的《茶经》标志着茶文化进入兴盛时期,煮茶、煎茶、饮茶之风扩散到民间,茶成为一种家常饮品。

唐朝人发明了蒸青制茶法,即把新鲜茶叶洗净、蒸后制成茶饼烘干,需要时就取一点来煮,煮茶讲究三沸:

一沸,加点盐,煮至水中微有声,气泡像鱼眼;

二沸,先舀出一瓢水,再放入茶末,煮至锅边气泡像连珠;

三沸即全沸,再加入二沸时舀出的水,便可饮茶汤、嚼茶叶。

由于唐朝佛教文化鼎盛,当时的日本等国纷纷派遣唐使、留学生来学习,茶叶因气味清香又提神醒脑,深受喜爱,茶文化也因此走出了国门。
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汉朝茶叶发展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汉朝茶叶发展历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