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盂县明朝历史文化,以及盂县的历史文物古迹对应的知识点,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,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。
本文目录一览:
孙荫甫人物介绍
孙荫甫,字涵华,号还朴,是一位出生于明朝盂县东关的知名人物。他是史登科的儿子,于万历二十六年(1598)通过科举考试,考取了进士。起初,他担任获鹿(今河北获鹿)的令官,后转至刑曹,出任永平(今河北卢龙)的守官。
南娄镇民俗文化
在盂县南娄镇的西小坪村,一项独特的民俗文化——武术社火,或称武社火,深深扎根于这片土地已有超过六百年的历史。
武术社火又名武社火,为盂县南娄镇西小坪村独有的民间竞技表演形式。它起源于明朝洪武二年(1369年),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,据武氏族谱记载,明朝洪武二年,西小坪村武家始祖一一武贞老人曾是朝中一名武官,他从寿阳来到西小坪定居,从事农耕传授武艺,代代后嗣,研习不断,练武传统经久不衰。
南娄镇涧沟村位于盂县南部,距县城5公里,东临刘家村,西接漆树村,南靠双鹤山北至南娄镇所在地。
山西盂县清城原名
该地方原名牛道岭。位于山西省阳泉市盂县北面的一个村庄。它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地方。清城历史悠久,根据《盂县志》记载,清城原为战国时期赵国通往齐国的驿道,后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。明朝初年,大将军常遇春曾在此屯兵养马,故此城周有养马槽和马营梁。
乌河县 唐武德元年 (618) 置乌河县 (一说隋末置抚城县,唐武德元年改名乌河县),属并州,以县境之乌河取名。贞观元年 (627) 并入盂县。县志称,乌河故城在盂县西一百里之凌井村,又名抚城。当为今阳曲县之东凌井。白马关 在盂县东北七十里,一名牧马关,又名伏马关。
盂县路家村镇的清城村位于盂县县城东南方,路家村镇东北部,地理位置优越,交通便利。此地距盂县县城约10公里,距镇***驻地仅三公里,紧靠盂阳二级公路,距阳泉市***驻地、石太线太旧高速公路不足30公里。清城村是北上佛教圣地五台山、赴革命纪念地西柏坡和晋煤入冀的主要通道。
山西盂县的煤矿产业相对发达,曾经拥有众多大型煤矿。这些煤矿包括东坪、石店、跃进、兴发、众诚、清城、辰通和南湾等,它们都属于晋盂煤业集团有限公司。不过,在今年5月份,晋盂煤业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石钰煤矿被阳煤集团有限公司收购,不再归晋盂煤业所有。这样一来,晋盂煤业目前共有11个子公司。
处在正常运营状态。通过查询盂县清城煤业运营信息得知,截止2023年6月19日,盂县清城煤业处于正常运营状态。山西阳泉盂县清城煤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10月26日,法定代表人为胡海斌。
卧云庵 在盂县城关镇东南9公里清城。清***铸币局遗址 在盂县城关镇东南9公里清城。明大兴寺 在盂县城关镇东北9公里土塔。明通政使李良贵墓 在盂县城关镇东北9公里土塔。明释迦寺 在盂县城关镇西北11公里东苌池。镇池寺 在盂县城关镇西北11公里东苌池。
南娄镇的民俗文化
1、在盂县南娄镇的西小坪村,一项独特的民俗文化——武术社火,或称武社火,深深扎根于这片土地已有超过六百年的历史。
2、武术社火又名武社火,为盂县南娄镇西小坪村独有的民间竞技表演形式。它起源于明朝洪武二年(1369年),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,据武氏族谱记载,明朝洪武二年,西小坪村武家始祖一一武贞老人曾是朝中一名武官,他从寿阳来到西小坪定居,从事农耕传授武艺,代代后嗣,研习不断,练武传统经久不衰。
3、南娄镇涧沟村位于盂县南部,距县城5公里,东临刘家村,西接漆树村,南靠双鹤山北至南娄镇所在地。
山西阳泉市历史
1、公元623年,唐高祖李渊曾在此设州,管辖寿阳、盂县、石艾、乐平等县,是古阳泉历史上第一次升为州级建制。公元960年,赵匡胤发动“陈桥兵变”,在此设置平定军,发兵太原。秦属太原郡。西汉初,于市境置上艾县,县治在今平定县新城村,属并州太原郡。东汉,上艾县属冀州常山国。
2、赵国是战国七雄之一,其统治范围包括了现今山西省的大部分地区。在战国时代,阳泉市属于赵国的领土。赵国在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,其地理位置优越,战略位置重要。阳泉市地处太行山东麓,战略位置重要,对于赵国来说,这里不仅是军事要地,也是经济和文化的重要节点。
3、山西省阳泉市南山公园的凌云阁已有大约62年的历史。这个历史可以追溯到1958年,那一年,南山公园正式建成。凌云阁作为公园中的著名景点,不仅承载着时代的记忆,也见证了当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。
4、阳泉市位于山西省东部,太行山中部西侧,地处黄土高原东缘,属于山西东部山地。北接忻州市,东隔太行山与河北省石家庄市、保定市、邢台市相望,南邻晋中市,西接太原市。行政区划:阳泉市下辖平定县、盂县两县和城区、矿区、郊区三区。市***驻城区南大街36号。历史文化:阳泉市历史悠久,文化底蕴深厚。
盂县明朝历史文化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,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,更多关于盂县的历史文物古迹、盂县明朝历史文化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