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元朝的历史官员排名,以及元朝***对应的知识点,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,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。

本文目录一览:

元朝官员品级的正四品:

礼部侍郎品级在不同朝代有所不同。隋朝时为正四品;唐朝为正四品;北宋前期为四品寄禄官,元丰改制后为从三品职事官;金朝为正四品;元朝为正四品;明朝起初为正四品,洪武十三年调整为正三品;清朝顺治十五年,满员二品、汉员三品,雍正八年统一升为从二品。

元朝的历史官员排名-元朝高官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司天监监正在不同的朝代品级有所不同。在元朝时期,司天监监正的品级为正三品,但后来降为正四品。到了明清时期,该职位改名为钦天监监正,品级则变为正五品。请注意,这些信息可能因朝代和具体历史时期的不同而有所变化。司天监是古代的一个官署名,其职能主要是掌管观察天文、推算历法等事务。

平章政事四员,从一品,掌机务,贰丞相。右丞、左丞各一员,正二品,副宰相裁成庶务。参知政事二员,从二品,副宰相以参大政。参议中书省事,正四品,典左右司文牍。右司、左司各置郎中、员外郎、都事等职。

元朝的历史官员排名-元朝高官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到了唐朝,子爵为正五品上。官员品级分为九品十八级,正五品上属于较高品级,有一定地位和待遇。宋朝子爵也是正五品。元朝子爵为正四品。明朝子爵为正三品。此时品级较之前有所提升,地位更为尊崇。

元朝:品级升为正四品,元朝的侍御史在监察机构中权力较大,对官员监督和政务审查发挥重要作用。明朝:降为正七品,虽品级不高,但作为言官,可对各级官员进行弹劾和建言,在朝廷政治生活中有一定影响力。清朝:初为正七品,乾隆十七年升为从五品,主要负责监察朝廷官员,维护朝廷法纪。

元朝的历史官员排名-元朝高官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元朝丞相有哪些?

1、元朝丞相如下:第一位:史天泽(1202年-1275年),字润甫,燕京永清(今属河北)人。第二位:张文谦 (1216—1283),字仲卿,邢州沙河(今邢台沙河市)人。第三位:许师敬(约1255—1340年),字敬臣,河内李封村(今焦作市李封村)人。第四位:袁涣,生卒不详,江苏丰县人。丞相,中国古代官名。

2、李辅国 大历、贞元年间,历任左金吾卫仓曹参军、尚辇奉御、内侍省梧坊内侍知内侍省事、内侍省内给事三职、***元年(713),以殿中监而兼太仆卿。受玄宗宠信,被称为“五郎七郎”。元丞相 是元朝的重要官职之一,是元朝皇帝的辅政官员之一,位高权重,权倾朝野。

3、元太祖成吉思汗在建立蒙古帝国之初,其官制十分简单,丞相一职称为大必?赤。中经过拖雷监国两面三刀年,元太宗窝阔台即位后,以中书令、左右丞相为宰相,由大臣担任。又经历了元定宗贵由和宪宗蒙古包哥,至元世祖忽必烈时,才仿照汉制制定了完整的官制。

4、元朝有丞相,称中书令,统领百官,左右丞相统六部,另有平章政事四人,相当于副丞相。明朝初年设有丞相,先后有李善长、徐达、汪广洋、胡惟庸四人担任,后朱元璋借“胡惟庸案”废除丞相,丞相制度就此结束,后设内阁协助皇帝处理政事,设内阁大学士一名,大学士若干,相当于皇帝秘书处。

元朝官员品级的从九品:

从五品;都事二员,正七品;照磨一员,正八品;承发管勾兼狱丞一员,正八品;架阁库管勾兼承发一员,正九品;掾史一十五人,译史四人,知印二人,通事二人,宣使十人,台医二人,蒙古书写二人,典吏六人,库子二人。

秦汉时期,官职品级以“石”为单位,一品相当于2000石,九品相当于50石。 隋唐时期,官职品级分为九品,每品又分为正从两阶,共18级。 宋元时期,官职品级与隋唐时期相似,但略有不同。宋朝的品级分为九品,每品又分为正从两阶,共18级。

从九品——(文)翰林院侍诏、邢部司狱、州吏目、巡检。(武)额外外委。未入流——(文)京、外县典史、驿丞、河泊所所官(武官未入流)。这里的太师、太傅、太保……只是对大臣的一种荣誉加衔,或死后所赠。

元朝官员的俸禄 俸禄水平 正一品官员月收入包括粮米八十七石和一定数量的白银,约一万元。从九品官员俸禄更低,粮米五石,约六百元。不入流官员薪水更为微薄,粮米三石,俸银约三百八十元。品级与俸禄 一品俸禄在250-300两之间,从九品在35-40两之间。

从九品:仁勇副尉、陪戎校尉、陪戎副尉 正九品:仁勇校尉、从八品:御侮校尉、御侮副尉 唐朝官职名称,武散官名。位列从八品上,元朝废止。正八品:宣节校尉、宣节副尉 宣节校尉,武官散官名,唐正八品上,宋正八品,元废。

元朝的所有官职

据元朝的定制:中书省最高长官为中书令,由皇太子担任;又设右丞相、左丞相各一员;平章政事四员;右、左丞各一员;参知政事二员。蒙古之俗尚右,故以右丞相、右丞居上。自中书令至参政知事均为宰执。中书省领左、右三部,各设尚书三员、侍郎二员。

元朝的官职体系庞大且复杂,以下是对元朝主要官职的归纳:三公:太师:负责辅佐皇帝,地位崇高。太傅:同样是辅佐皇帝的重要官职。太保:与太师、太傅共同构成三公,职责相似。中书省官员:中书令:中书省的最高长官,负责总理国政。右丞相、左丞相:中书省的副长官,协助中书令处理政务。

元代中央官制主要包括中书省、枢密院和御史台。中书省负责百官管理,设有中书令、左右丞相、平章政事、左右丞、参知政事等职位。枢密院负责军事机密和宫禁宿卫,设有枢密使、知院、同知、副使、佥院等职位。御史台负责监察官员和政事得失,设有大夫、中丞、侍御史等职位。

元朝的历史官员排名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,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,更多关于元朝***、元朝的历史官员排名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