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三国历史末期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三国历史末期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
  1. 三国时代距今多少年?
  2. 三国一共经历了多少年?
  3. 三国距今已有多少年了?

三国时代距今多少年?

1739年。

三国历史末期-三国历史末期时间表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三国(220年-280年)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,分为曹魏、蜀汉东吴三个***。赤壁之战时,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,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。

220年,曹丕篡汉称帝,国号“魏”,史称曹魏,三国历史正式开始。次年刘备在成都延续汉朝,史称蜀汉。222年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,孙权获得荆州大部。223年刘备去世,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子刘禅与孙权重新联盟。229年孙权称帝,国号“吴”,史称东吴,至此三国正式成立。

三国历史末期-三国历史末期时间表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此后的数十年内,蜀汉诸葛亮、姜维多次率军北伐曹魏,但始终未能改变三足鼎立的格局。曹魏后期的实权渐渐被司马懿掌控。263年,曹魏的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,蜀汉灭亡。两年后司马昭病死,其子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,建国号为“晋”,史称西晋。公元280年,西晋灭东吴,统一中国,至此三国时期结束,进入晋朝时期。

三国一共经历了多少年?

三国时期经历了60年。

三国历史末期-三国历史末期时间表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三国(220年-280年)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,分为曹魏、蜀汉、东吴三个***。赤壁之战时,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,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。

220年,曹丕篡汉称帝,国号“魏”,史称曹魏,三国历史正式开始。次年刘备在成都延续汉朝,史称蜀汉。222年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,孙权获得荆州大部。223年刘备去世,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子刘禅与孙权重新联盟。229年孙权称帝,国号“吴”,史称东吴,至此三国正式成立。

此后的数十年内,蜀汉诸葛亮、姜维多次率军北伐曹魏,但始终未能改变三足鼎立的格局。曹魏后期的实权渐渐被司马懿掌控。

263年,曹魏的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,蜀汉灭亡。两年后司马昭病死,其子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,建国号为“晋”,史称西晋。公元280年,西晋灭东吴,统一中国,至此三国时期结束,进入晋朝时期。

扩展资料

形成原因

189年,灵帝驾崩,刘辩继位被立为少帝。执政的何太后之兄何进联络袁绍,杀宦官蹇硕。绍、进等密谋尽杀宦官,并召董卓入洛阳为援。当宦官杀何进,而绍又尽杀宦官之时,董卓率兵入洛阳,尽揽朝政。他废黜少帝,另立刘协为帝,即汉献帝。

董卓之专横激起了东汉朝臣和地方牧守的反对,酿成大规规模的内战。董卓入洛阳后,绍出奔冀州,桥瑁***东汉三公名义,要求州郡兴兵讨伐卓,关东州郡纷纷响应。他们分屯要害,推绍为盟主,相机进攻卓。

190年,董卓避关东兵锋,挟持献帝西迁长安。关东联军彼此欺诈并吞,不久就分崩离析了。193年长安兵变,董卓被杀,关中混乱不已。

经过激烈的混战以后,到196年时,全国形成许多割据区域:袁绍占据冀、青、并三州,操占据兖、豫二州,韩遂、马腾占据凉州,公孙瓒氏辽东,陶谦、刘备、吕布先后占据徐州,袁术占据扬州的淮南部分,刘表占据荆州,刘璋占据益州,孙策占据扬州的江东部分,士燮占据交州。

此外,张鲁以道教的组织形式保据汉中地区,置祭酒以治民。在这些割据者中,势力最强也最活跃的是袁绍和曹操。

参考资料来源:百度百科-三国史

参考资料来源:百度百科-三国

三国距今已有多少年了?

有1739年

190年,汉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崩溃,军阀四起,天下大乱。208年发生赤壁之战,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,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。220年,汉朝丞相曹丕迫使汉献帝禅让帝位,定都洛阳,国号“魏”,史称曹魏,标志着汉朝时代的正式结束。221年刘备称帝,定都成都,史称蜀汉。229年孙权称帝,定都建邺,国号“吴”,史称东吴。

曹魏后期的实权渐被司马懿掌控。263年,曹魏的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,蜀汉灭亡。266年2月8日,魏国权臣司马炎迫使魏元帝禅让帝位,建国号为“晋”,史称西晋,三国时代结束,晋朝时代开始。280年,晋灭东吴,统一全国。至此,三家归晋。

三国时代最著名的三大战役

一、官渡之战。建安五年(200年),曹操军与袁绍军队相持在官渡(今河南中牟东北),在此展开战略决战。这是一场决定了曹操命运的战争,曹操在形势极度不利,兵力以一比十的情况下,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(今河南封丘西),火烧乌巢,击溃袁军主力,然后一鼓作气拿下河北,统一中国北方,为三分天下奠定了基础。

二、赤壁之战。建安十三年(208年)曹操统兵南下,与孙权、刘备联军于在长江赤壁(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)一带暂开对决,孙刘联***烧赤壁大破曹操大军,逼迫曹操退回北方,孙、刘各自夺去荆州的一部分。这场战争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。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、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之一,是三国时期“三大战役”中最为著名的一场,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。

三、夷陵之战,又称彝陵之战、猇亭之战,是三国时期蜀汉对东吴发动的大规模战役,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次著名的积极防御的成功战例,也是三国“三大战役”的最后一场。刘备以替名将关羽报仇为由,挥兵东征东吴孙权,气势强劲。东吴陆逊用以逸待劳的方法,阻挡了蜀汉军的攻势,更在章武二年(222年)八月夷陵一带火烧连营打败蜀汉军。夷陵之战的惨败,是蜀汉继关羽失荆州后又一次实力大损,伺候蜀军元气大伤,少有作为
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三国历史末期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三国历史末期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